他不时用望远镜了望宽阔的江面密切观察江上的变化
日期:2024-01-14 16:16 作者: 最新更新
滾滾長江,奔騰不息。「這些由核酸小屋改造而成的『禁漁小屋』成了護漁新陣地,也是我們在長江邊上溫暖的家……」1月14日清晨,護漁員王勇和平常相同準時出現在長江儀征段的泗源溝入江口西側,從「禁漁小屋」出來後,他不時用望遠鏡了望寬闊的江面,密切觀察江上的改變。
「國家長江禁捕退捕作業專班近期發布簡報,對我市利用核酸小屋進行長江大維護給予了充分肯定。簡報以《巧用核酸小屋發揮禁漁作用》為題,具體介紹了核酸小屋變身『禁漁小屋』的進程,並向全國進行推行。」市農業鄉村局漁政監督辦理處處長李才勝告訴記者。
揚州改造後的「禁漁小屋」以藍色為主色調,經過設置應急救援服務驛站和長江禁捕護漁員執勤點,為護漁員們提供了日常交接班、填寫巡查記載、臨時休息的作業站點。此外,「禁漁小屋」外還張貼了宣傳海報、倡議標語等,呼籲廣大群眾自覺維護長江,維護長江十年禁漁次序。據悉,揚州29座「禁漁小屋」掩蓋儀征、經濟技術開發區、江都、生態科技新城等地。下一步,還將依據實際使用情況在要點水域進一步加大投放力度、完善相關細節,不斷提升禁漁辦理作用。
據介紹,長江流域禁捕退捕作業觸及長江幹流揚州段76公裏、8個水生生物維護區,觸及全市6個縣(市、區)和2個功能區。自禁捕作業以來,我市經過公益性崗位招錄78名專職護漁員參與長江十年禁漁,進一步夯實建強護漁主力軍。建設完結揚州市、儀征市、江都區、邗江區、廣陵區漁政法律基地5個,護漁員執勤點30個。同時,開展的「零點亮劍」行動和聯合法律專項行動也有力維護了長江禁捕辦理次序。
記者了解到,長江禁捕3年多來,長江揚州段共觀測到江豚出水1200多頭次,發現江豚「母子豚」次數多達51次;與 2020年相比,魚類資源密度明顯添加,長江江豚種群數量添加,長江刀鱭規格增大、數量增多,漁業資源量增幅達9.62%。「經過大維護,長江魚總量變多了,可是生態鏈未徹底康復。食草性魚類繁殖速度快,這些種群在2至3年內能夠康復,但江豚這樣的頂級掠食者每年只繁殖一胎,原本數量也不多,想要讓它們種群康復,十年禁漁的國家政策一定會長期執行下去。」市農業鄉村局副局長曾俊說。